摘要

为明确高寒地区闭坑露天煤矿不同母质与生态修复方式等多因素作用下的土壤肥力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及分区反距离的方法对灵泉闭坑露天煤矿矿坑及外排土场土壤肥力状况及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不同肥力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并推荐适宜的生态恢复植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大多属于中等偏低的肥力水平。采取了覆土措施、土壤母质条件较好或经过人工生态修复的区域是肥力较好的土壤分布区。三级肥力区域一年生的禾本科、藜科先锋植物,二级肥力区域播多年生禾本、豆科植物及沙棘等耐贫瘠、抗逆的灌木,一级肥力区域则依据近自然原则,兼顾经济效益选择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