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容量负荷是决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准确评估容量负荷可以帮助医师确定干体质量范围,达到良好的MHD治疗效果。临床中常将患者的水肿程度、体质量变化及有无喘息等症状作为评估容量负荷依据,但其准确性差、没有定量分析比较,且具有延迟性。同位素测定法被认为是评估MHD患者容量负荷的"金标准",但其方法繁琐、价格昂贵,不适宜在临床中普及。近年来超声法、放射线法及血清标志物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为MHD容量负荷评估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