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浦江县人民医院7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采用蒙脱石散, 研究组采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 两组均持续治疗3 d。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脱水、呕吐、发热)恢复时间、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血清IL-2、IL-6、IL-10、hs-CR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轻度便秘、皮疹、恶心)优于对照组[19例(50.00%)比11例(28.95%), 16例(42.11%)比15例(39.47%), 3例(7.89%)比12例(31.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58, P<0.05);研究组大便性状[(45.58±10.11)h]、大便次数[(44.96±10.03)h]、脱水[(33.15±10.27)h]、呕吐[(18.16±6.46)h]、发热[(25.51±10.32)h]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18、8.344、8.557、3.921、9.487, 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IL-2、IL-6、IL-10、hs-CR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2、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 血清IL-6、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45、7.705、7.090、10.352, 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2%比13.15%, χ2=0.000, 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缓解体内炎性反应, 提高治疗效果, 且安全性较高。
-
单位浦江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