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后聚丙烯网片或吊带暴露的临床评估、处理方法、结局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盆底重建手术后发生聚丙烯网片或吊带暴露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访时间从盆底手术后1个月至术后10年。对随访中发现网片或吊带暴露者先进行网片暴露的类别、时间和部位(CTS)分类, 再按暴露程度、是否伴有感染和疼痛程度等决定处理方式, 分为门诊处理组(包括观察期待、局部涂抹雌激素、剪除暴露的网片或吊带)和入院手术组(入院后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 随访两组患者的主、客观疗效, 客观检查采用妇科检查确定暴露部位的愈合情况, 采用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量表(PGI-I)评估主观满意度。结果 110例盆底重建手术后发生聚丙烯网片或吊带暴露的患者中, 门诊处理组74例、入院手术组36例;前次盆底重建手术为经阴道网片手术95例, 抗尿失禁吊带手术5例, 骶骨阴道穹隆固定术10例。门诊处理组74例患者均为CTS分类1~3类, 经门诊处理后均愈合, 愈合时间为(3.0±1.8)个月。入院手术组36例患者中, 29例为阴道网片暴露CTS分类1~3类患者, 其中21例1次手术后愈合, 5例手术后再次出现暴露后经保守处理后愈合, 2例2次手术后愈合, 1例3次手术后愈合;5例为吊带暴露患者, 其中2例行吊带部分切除术后愈合, 2例为吊带侧方穿出阴道经切开放回后愈合, 1例尿道中段吊带暴露将吊带埋入缝合后再次暴露, 局部剪除暴露吊带后愈合;1例为术后1年膀胱网片暴露经膀胱切除暴露网片后愈合;1例为网片后路吊带的穿刺路径导致疼痛, 去除暴露的网片后疼痛症状缓解。门诊处理组74例患者中, PGI-I评估结果为非常好、很好者分别为65例(87.8%)、9例(12.2%);入院手术组36例患者中, PGI-I评估结果为非常好、很好者分别为30例(83.3%)、6例(16.7%)。结论盆底重建手术后, 约2/3的网片或吊带暴露属于CTS分类1~3类的轻度患者, 可经门诊处理;约1/3属于CTS分类4~6类的重度患者或复杂患者, 需要入院手术处理。盆底重建手术后一旦发生网片或吊带暴露应积极处理, 绝大多数患者的结局较好, 因而不影响原手术效果。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