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的理化性状比较分析

作者:刘莉; 赵安洁; 杨雁; 金航; 崔秀明; 欧小宏; 刘大会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05): 1946-1952.
DOI:10.16213/j.cnki.scjas.2013.05.049

摘要

对文山州的文山(古木、马塘)、砚山(盘龙)、马关(马白)等3个市(县)4个定位监测区进行了三七不同间隔年限土壤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同新土相比,随着间隔年限的增加三七种植地土壤其粉粒、粘粒和胶粒呈先下降后逐步增加的趋势,粉砂、细砂、中砂、粗砂及砾石等成分呈先增加后逐步降低的趋势。同新土相比,随着间隔年限的增加三七种植地土壤pH、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都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同新土相比,随着间隔年限的增加三七种植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一般呈增加趋势,而速效钾和有效硫一般呈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变化不稳定但是总体而言新土和间隔7年的土样其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大致相等。三七合理的轮作和间隔适当年限能减缓土壤养分比例的失调,有利于三七的生长。

  • 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文山三七研究院; 云南民族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