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评价左室心尖室壁瘤Parachute重建术后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及收缩功能

作者:马玉静; 王斌; 苏茂龙*; 陈旭; 王心宇; 杜昕; 王慧敏; 黄心怡; 吴越铭; 林碧琴; 陈静辉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 27(08): 656-660.
DOI: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8.08.004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左室心尖室壁瘤患者经皮左室Parachute分区重建(PVR)术后左室血流动力学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左室心尖室壁瘤患者50例,分为PVR组(25例)和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组,25例),应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及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技术采集标准切面,并分别测量PVR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对照组应用延缓心室重构的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D)、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体表面积(BSA)、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排血量(CO)及心排血指数(CI)等血流动力学及收缩功能参数,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VR组术后1周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EF及SVI明显增加(P<0.01)。与术前比较,PVR组术后1周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LVEDD及EDV明显降低,SV明显增加(P <0.01)。与应用延缓心室重构的药物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个月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R术对于心尖部室壁瘤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提高在短期内具有明确的疗效,而2D-TTE及RT-3DTEE可为PVR术后临床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