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83年,我进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整个校园里上上下下的坡地台阶和校门口的麻辣小面;让我受益最多的是建筑系大批青壮年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开放式混合教学方式。每学期多达十几门课的开设,使我有机会接触较广的知识领域,从城市角度思考建筑学,从建筑角度反思城市规划,相对化解并打破了专业之间的壁垒,为我按自己兴趣成功从规划师转型建筑师打下基础。1997年,我在工作10年后,再次进入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投在朱昌廉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脱产在学校呆了两年,安心读了一堆书,收获了一些理论心得,同时,见识了一批优秀博士同学,尤其得到了两位出色的同门师弟卢峰教授与龙灏教授的兄弟情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