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溶栓方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02例急性D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子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置管溶栓方案,对照组采用系统溶栓方案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7 d,并于溶栓结束后给予华法林抗凝,持续3个月,并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患肢肿胀程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治疗过程中皮下血肿、皮肤黏膜瘀点、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系统溶栓方案比较,置管溶栓方案治疗可改善急性DVT患者临床效果,减轻患肢肿胀程度、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性更高。
-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