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呈现日趋严重的金融化现象,尤其是上市公司金融资产配置与金融资产收益占比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立足现有研究结论,试图从产权制度、创新资源依赖等视角探索金融化对我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结论支持民营企业的金融化偏好要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同时,国有企业中代理成本高的样本显示出更高的金融化水平,说明金融化很可能成为支撑其高代理成本的维系纽带。研究的重要政策启示在于,亟须优化民营企业创新的融资环境,不断完善国有企业高管晋升制度,以营造"脱虚向实"的市场与政策氛围,扭转金融化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