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缓解率与组织学及分子标志相关性分析

作者:曹一鸣; 韦长元; 黄平; 莫军扬; 覃庆洪; 杨立
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 22(18): 1479-1483.
DOI:10.16073/j.cnki.cjcpt.2015.18.017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规律及其与各种生物学标志物的关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对2009-01-01—2014-03-2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7例)及柳州市人民医院(138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组织病理分级及病理类型,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确定分子分型。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蒽环类及紫衫类药物行新辅助化疗。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各影响因子与pCR的相关性。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总临床有效率为86.0%(185/215),其中临床完全缓解51例(23.7%),部分缓解134例(62.3%),疾病稳定30例(14.0%),无疾病进展病例;病理完全缓解39例(18.1%),病理部分缓解130例(60.5%),临床疗效与病理疗效的一致性欠佳。病理完全缓解与病理类型(χ2=4.544,P=0.033)、雌素受体(χ2=8.352,P=0.004)、孕激素受体(χ2=7.531,P=0.006)、HER-2(χ2=6.119,P=0.013)、Ki-67(χ2=5.714,P=0.017)及分子分型(χ2=4.255,P=0.04)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过表达(OR=0.191,P=0.006)及三阴性乳腺癌(OR=0.122,P=0.009)是pC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激素受体阴性、HER-2过表达、Ki-67高表达pCR率更高,三阴性乳腺癌pCR率更高,浸润性小叶癌pCR率更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