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及支付准入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为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及支付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及支付准入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互联网+”定价项目类型包括实时、电话及影像咨询等3种形式。项目涉及诊断、治疗、监测等多种服务及多个学科。支付定价的关键要素包括时间、服务形式、服务强度、应用场景、服务区域及专科类型等,线上医师技术劳务支付标准与线下基本相同。结论 我国“互联网+”项目仍需进一步拓展,需要进一步细化定价分层颗粒度,探索创新支付方式,以促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

  • 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