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种植体周围炎采用三种能量参数Er:YAG激光治疗效果并分析治疗后厌氧菌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18例、B组16例、C组18例及D组18例,四组均给予常规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其中A、B、C组为试验组采用40mJ、60mJ、80 mJ Er:YAG激光照射,D组为对照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比试验组治疗期间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后四组第8周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骨缺损深度(DD)、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厌氧菌含量。结果:第8周时各组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I、PD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C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第8周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厌氧菌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且C组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A、B、C三组显著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全范围内第8周时,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经三种不同能量参数Er:YAG激光治疗效果相当,但厌氧菌含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激光能量参数的增高杀菌性越好。
-
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