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在IVF-ET中行长方案促排卵的PCOS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本院生殖专科新鲜周期采用长方案促排的PCOS患者464例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BMI分为三组, 低BMI组(BMI<18.5 kg/m2), 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0 kg/m2), 高BMI组(BMI≥24.0 kg/m2);比较各组间基础情况、促排情况及其妊娠结局。结果随着BMI的升高, PCOS患者的不孕年龄增大, 不孕年限延长, FSH、LH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n启动量随着BMI的升高显著上升, 高BMI组Gn天数最长, Gn用量最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 HCG日E2、获卵数、MII卵率、可利用卵裂期胚胎数、优胚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BMI组囊胚形成率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BMI组囊胚形成率与低BMI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三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早产率、平均出生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BMI组胚胎种植率最低、生化妊娠率最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BMI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与低BM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随着BMI的升高, 剖宫产率在逐渐上升。结论瘦型PCOS对IVF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反, 高BMI的PCOS患者行IVF助孕所需Gn天数更长, 用量更大, 囊胚形成率和胚胎种植率均明显下降, 生化妊娠率明显升高, 虽然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 但随着BMI的升高, 均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随着BMI的升高, 有着更高的剖宫产率。因此,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肥胖PCOS患者的BMI控制应予以重视, 建议在进入IVF助孕前适当降低BMI, 有助于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