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壮数温针灸联合痹痛汤方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疗效的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KOA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均在常规西医及康复基础上予以温针灸联合痹痛汤方加减治疗,1壮组给予1壮温针灸、2壮组2壮温针灸、3壮组3壮温针灸。三组均治疗1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关节功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软骨修复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环氧合酶(COX-2)]、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压积(HCT)]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3壮组有效率为94.00%,2壮组有效率为92.00%,均明显高于1壮组的7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壮组与2壮组组间临床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WOMAC量表各维度评分、CRP、COX-2、HBV、LBV、HC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3壮组、2壮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1壮组(P<0.05),而3壮组与2壮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TGF-β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3壮组TGF-β水平明显高于1壮组(P<0.05),2壮组TGF-β水平明显高于1壮组(P<0.05),而3壮组与2壮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壮组及3壮组IGF-1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TNF-α、CRP、COX-2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3壮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2壮组及1壮组(P<0.05),2壮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1壮组(P<0.05);治疗期间,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05)。结论 在痹痛汤方加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2壮温针灸治疗有利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及血流循环有关。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绍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