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讨论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其中期随访结局进行分析。方法 22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均行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观察,统计其封堵完成情况,并对失败案例进行分析,患儿需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记录患儿随访期间的心脏B超检测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分析患儿的中期随访结局。结果 187例完成随访患儿中,共177例(94.7%)封堵成功, 10例(5.3%)封堵失败。177例封堵成功患儿中,围术期内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输血、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在随访期间无死亡、严重瓣膜返流、封堵器脱落、栓塞、溶血发生;10例封堵失败患儿中, 6例术中立即中转开胸行传统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3例为残余漏, 1例为术中导丝无法通过室间隔缺损, 1例因封堵器释放后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提示主动脉瓣重度返流, 1例封堵后主动脉瓣变形;4例于术后因并发症行封堵器取出并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1例为小残余漏,家长强烈要求行修补术, 1例于术后半个月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而行修补术, 2例分别于术后第3、5天发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于术后第4、6天行封堵器取出+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77例封堵成功患儿中截止到随访结束时,其中共10例患儿发生传导阻滞, 2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 6例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 1例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 1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以上10例患儿中的2例在随访第3个月时恢复正常,其余8例患儿在随访期间未发现更严重的传导阻滞以及进一步治疗或起搏器置入。187例患儿术后1周行经胸心脏超声(TTE)提示左心房(LA)、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较术前变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7例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主动脉瓣返流,发生三尖瓣返流加重30例(16.0%),均于术后2个月内发现, 2例为局限性返流, 28例为轻度返流,随访期间无进一步加重。结论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项安全、可选择的替代治疗方式,中期随访结局提示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对于该术式是否因中期结局良好而扩大适应证以及远期并发症种类及严重性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