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6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n=124)和预后不良组(1~3级,n=41)。比较两组CT灌注成像指标和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协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 4.1.3语言“rms”包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CI),采用H-L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绘制决策曲线以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两组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峰值时间(rTTP)、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闭塞位置、吸烟史、侧支循环情况及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5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分别为rMTT、rTTP、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TT、rTTP、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5个影响因素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46〔95%CI(0.904,0.988)〕;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结果显示,CI为0.913;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与患者实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7,P=0.140);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校准曲线接近于理想曲线;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概率阈值为0.15~0.95时,患者的净获益率大于0。结论 rMTT、rTTP、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及校准度,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预后不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 单位
    神经内科; 仪陇县人民医院;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