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基础教育在经历了世纪交替这一段时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后,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全面推广素质教育阶段。教育部也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中的英语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更为突出,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对全体学生的多样化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作为个体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并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交流。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广大英语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所采用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巧独特的教学设计流程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小学作为我国学校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体系中影响全局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相比较而言,学生课后作业问题却被大家忽视,其科学合理的有效性并未受到《新课标》太大影响,以至于社会普遍呈现中孩子书包过重、苦不堪言,家长劳心劳神、怨声载道,教师深陷其中、"亚历山大"的不和谐现象。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随即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间把控上做了明确的规定,但落实到一线教师日常实际的课后作业布置上还未得明显体现,尤其是在小学生的"减负增效"问题上(英语课后作业的形式与量上),如何改变传统的"一背""二抄默""三做题"作业模式,让改革创新后的作业彰显出时代的真实有效性,渗透对《2011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的精神理解,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宗旨与目标。本文是笔者通过自身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任教过的小学完整1-6年级学生二十三年的调查研究及总结而提出的针对当前小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前瞻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