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丝路徽州至秦州茶马道属于陇蜀古道青泥道一段,在唐宋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和军事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唐至民国的漫长发展进程中经过了"断续"与"繁复"的历史演变。以徽州—秦州茶马道火钻界北段为中心考察,在高桥乡—渭儿沟—乏牛坡—白音峡—李子园节点上,今可见数量不菲的文学与文化遗存,其中明嘉靖甘茹《高桥次韵》《麦积山组诗》六首,明嘉靖陈讲《徽台感兴》四首等都具有重要文学价值,内容上反映了陇蜀青泥古道上茶马互市的盛况和社会实际,表现了边地与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同时也丰富了陇蜀交界区域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文学史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