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明确提出湿温忌下,不然易造成"下之则洞泄"的严重后果,并在方后注明原因,"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1]41-42。"脾为湿土之地,胃为水谷之海。"湿温病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病机为湿热蕴脾、气机升降失调,可见脘腹痞胀、大便不爽等。此时不可误以为阳明腑实,妄用苦寒攻下,否则必致脾阳受损,脾虚气陷,洞泄不止。但并非所有湿温病均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