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覆膜措施对津市藠头产量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生态功能、物种之间网络互作的影响,本研究采集了未覆膜、覆普通地膜、覆蓝色地膜3个处理下的藠头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措施提高了藠头产量,其中未覆膜处理产量为29 766.7 kg·hm-2,普通地膜处理产量为31 466.7 kg·hm-2,增产5.7%,蓝色地膜处理产量为39 966.7 kg·hm-2,增产34.3%。覆膜处理显著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并显著降低了细菌群落多样性。此外,藠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不同地膜处理的响应不同,在门和属水平上均存在一定差异。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未覆膜处理具有124个模块,普通地膜和蓝色地膜处理的根际细菌分子生态网络分别具有77个和80个模块。覆膜措施使藠头根际细菌分子生态网络的模块数降低,这可能会导致细菌群落生态功能多样性降低。覆膜措施还导致根际细菌关键物种改变。基于功能预测,相较于未覆膜处理,覆盖蓝色地膜显著提高了尿素分解功能(P<0.05),而普通地膜处理相对于蓝色地膜处理能显著提升好氧氨氧化与硝化作用(P<0.05)。研究表明,蓝色地膜处理更有利于藠头的增产,覆膜措施改变了藠头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关键物种及物种互作关系。此外,尚不能忽视覆膜措施对农田土壤细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
-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