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差异对抵渝训练人员中暑发病率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作者:曾泽; 谭超; 陈郁; 陈兴书; 唐才智; 刘鑫源; 王瑞; 郑然; 马炬; 罗勇军*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1(08): 741-746.
DOI:10.16016/j.1000-5404.201812010

摘要

目的分析来自不同地域部队人员抵渝后首日的中暑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8月对驻地为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代号A)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代号B)的两部队人员来渝前、来渝中、来渝后的基本生活训练情况及中暑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将抵渝首日发生中暑的人员设为中暑组、未发生中暑的人员设为非中暑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部队成员各自中暑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8月重庆市平均气温为28.3℃,根据中暑诊断标准,A部队与B部队在抵渝后首日发生中暑人数分别为12人(33.3%)、16人(48.6%)。A部队中暑组与非中暑组在机动过程中日均饮水量、日均睡眠时间、日均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部队中暑组与非中暑组在平时每周训练时间、抵渝首日饮水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发现A部队机动过程中日均饮水量增加、日均睡眠质量增加是中暑的保护因素,B部队平常每周训练时间增加是中暑的保护因素。结论两部队驻地地理环境间(气候、海拔)的差异导致其各自成员抵渝后首日中暑的影响因素明显不同,提示对跨区域机动部队进行疾病防治时,需考虑驻地与任务地点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可能引发的环境敏感性疾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