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盆底重建术,实验组予以改良盆底重建术。两组均于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2个月的性生活质量、盆底生活质量、尿流动力学及术前与术后6、12个月的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结直肠肛门障碍量表(CRADI-8)、排尿障碍量表(UDI-6)、盆底功能影响量表(PFIQ-7)评分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个月性生活质量、盆底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6~12个月CRADI-8、POPDI-6、PFIQ-7、UDI-6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个月平均尿流量(Qavg)、最大尿流率(Qmax)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MCC)均增大,且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残余尿量(PVR)均减少,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盆底重建术,改良盆底重建术可提升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稳定尿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