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成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年龄大于18岁的5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7例)和生存组(43例),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差异,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和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生存组[45(35,55)岁比27(21,34)岁、6/7比18/43],入院时收缩压明显低于生存组[(83±13) mm Hg(1 mm Hg=0. 133 k Pa)比(101±19)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死亡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112±26) g/L比(134±18) g/L],肌钙蛋白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102(67,102)μg/L比16(6,47)μg/L、171(101,268)μg/L比61(14,116)μg/L、5 583(558,16 979)μg/L比408(173,1 76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死亡组QRS波峰值宽度明显大于生存组[172(146,200) ms比138(102,158) ms],出现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比例明显高于生存组(4/7比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死亡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呼吸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比例明显高于生存组(7/7比24/43、7/7比7/43、3/7比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QRS波峰值宽度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 761,标准误=0. 081,P=0. 028,95%置信区间为0. 603~0. 919;以QRS=145 ms为截断值时,预测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敏感度为85. 7%,特异度为60. 5%。结论成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中,女性患者住院死亡率较高,QRS波峰值宽度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具有预测价值。
-
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