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接受苏联的援助,1950年代中前期的中国话语呈低位运行态势。"双百方针"则标志着低位运行时期出现了中国话语的自觉性表现。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大背景下,为何会提出连苏联也不理解的"双百方针"呢?"双百方针"与克服斯大林错误之间存在交错关系,后者启发了前者。毛泽东认为,随着斯大林错误的公开揭露,共产党、社会主义内部不应该再让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者来统治,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当时中国的思想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受死啃书本和陈规旧矩之苦,没有意见的交锋,没有理论论战,这些正是"双百方针"所要解决的问题。"双百方针"来自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传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话语形式形象化,使用对偶的句子来概括,都是典型的中国话语自觉性表现。后来,"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呈现出摇摆状态,甚至一度"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这反映出中国话语的复杂性。中国话语的构建不能被异化为越多越好或者越纯越好,必须以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为标准。

  • 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