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蒸汽人形象诞生于“蒸汽机时代”,其文学想象最早出现在爱德华·埃利斯的《大草原上的蒸汽人》中。这一形象在西方机器人叙事史中具有承转意义,它部分继承了欧洲早期机器人叙事的恶托邦传统,又结合现实技术以廉价小说为载体开启了风靡一时的蒸汽人模式,即以男孩的发明为要素、以技术乐观为内核的异域冒险。蒸汽人想象是工业革命技术成果的具身显现,也是内战后美国文学中技术传奇与种族主义结合的产物,其诞生背景、外形设定、性别划分、功能预期与接受情况都具有典型性,既展现出不同文化与宗教背景下的人群对待新技术态度的想象性差异,也投射出美国公众对机器人技术的既有理解与未来推演。
-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