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物对圈养林麝化脓隐秘杆菌菌膜的影响

作者:周瑜; 赵克雷; 田永强; 李旭鑫; 张修月; 王红宁; 岳碧松
来源:四川动物, 2013, 32(03): 330-333+481.
DOI:10.3969/j.issn.1000-7083.2013.03.003

摘要

化脓隐秘杆菌是林麝脓肿病的主要病原菌。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化脓隐秘杆菌菌膜形成能力,然后测定4种药物处理菌膜后的菌落形成单位(CFU),并对菌膜结构进行镜检。结果表明,91.7%的隐秘化脓杆菌能在48h内形成菌膜;环丙沙星(CIP)可以穿过菌膜有效杀死部分膜内细菌,但对菌膜结构几乎无影响;EDTA可以使菌膜形成泡状结构,但杀菌效果不理想;复合酚(CP)以及环丙沙星和EDTA复合物不仅能够有效的杀死细菌,还能够破坏菌膜结构。这说明环丙沙星和EDTA复合物可以作为彻底杀死化脓隐秘杆菌的有效药物,复合酚可以作为辅助手段用于日常消毒以消除麝场环境中菌膜的存在,从而有效的阻止化脓隐秘杆菌的传播和感染。

  • 单位
    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大学;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