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立学; 王平康; 张祥; 陈雅祺; 王涛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 33(03): 154-156.
DOI:10.3969/j.issn.1006-2483.2022.03.036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体征及危险因素,为支气管哮喘患儿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简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374例,门诊患儿就诊当日采集咽拭子,住院患儿24 h内采用负压吸引器采集患者2mL鼻咽部分泌物,检测RSV、ADV、IVA、IVB、PIVI、PIV II、PIV III7项病毒抗原,根据病毒检测结果是否阳性分为试验组(n=191)和对照组(n=18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74份样本中病毒阳性率为51.07%(191/374),阳性标本中病毒种类构成比占前3位的分别为RSV占41.36%(79/191)、ADV占30.36%(58/191)和PIV III占9.42%(18/191)、IVA占5.24%(10/191)、PIV II占5.24%(10/191)、PIVI占3.66%(7/191)、IVB占1.57%(3/191)。男女患儿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7.96%(94/196)和54.49%(97/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7,P>0.05);1~3岁患儿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3岁组(χ2=6.412,P<0.05);两组间哮喘发作次数、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次数>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病季节是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哮喘患儿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感染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以RSV为主要病毒病原,应针对哮喘发作次数>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可降低哮喘患儿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

  • 单位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