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文利用黔西南8个县级气象观测站2006—2016短时强降水个例及FY-2卫星黑体亮温TBB资料,分析短时强降水发生前2个时次、后2个时次以及发生时共5个时次的黑体亮温、黑体亮温增量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后,黑体亮温先降后升,呈现明显的单谷结构;各时次黑体亮温与短时强降水均为负相关,其中TBB+2与短时强降水负相关最好;TBB-1与雨强20~39.9 mm/h的负相关最好,TBB+2与40~60 mm/h的负相关最好;秋季黑体亮温与短时强降水的负相关最好,春季最差;(2)短时强降水发生前1 h、后1 h、后2 h的亮温增量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短时强降水发生前、后亮温增量随零线有从左到右逐步右移的趋势,其中强降水发生前2 h平均负增量占71.5%,强降水发生后2 h正增量占82.1%;T4与20~39.9 mm/h的负相关最好,T1与40~60 mm/h的负相关最好;(3)短时强降水前、后各时次黑体亮温随年份具有增加的趋势,其中TBB+1、TBB+2的变率最大;3月发生短时强降水时黑体亮温最高,6月最低,呈现明显的单谷结构;TBB-2、TBB-1日变化较大,TBB、TBB+2、TBB+1日变化平稳,高值时段集中在13—17时,次日04时为最低;(4)各观测站5个时次平均黑体亮温与短时强降水均为负相关,其中贞丰站相关最为显著,仅有贞丰、望谟通过了α=0.05的检验;与其它观测站相比,贞丰站TBB-1、TBB、TBB+1、TBB+2与短时强降水的负相关均为最好,望谟站5个时次的黑体亮温与短时强降水均为显著负相关。
-
单位贵州省气象台;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 六盘水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