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与靶向治疗的相关性及与左心室重构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未服用过或停服降压药物至少两周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根据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组:A组(D/D型)25例;B组(I/D型)22例;C组(I/I型)23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 mg、150 mg、300 mg;随机抽取25例作为常规治疗组D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记录用药前后不同时间段(用药前、4周、8周、12周)血压值以及随访后左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根据基因多态性给予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口服,基因导向精准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基因导向精准治疗组中,组间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导向治疗组A、B、C三组治疗随访一年后左室重构指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左室重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导向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随访一年后左室重构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个体基因型施用最佳药物剂量,评估远期对左室重构的影响,可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靶器官,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

  • 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