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业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业碳减排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方面。本文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河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对STIRPAT模型进行扩展,定性与定量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RBF核ε-SVR农业碳排放预测模型,预测不同情景下河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及趋势。结果表明:2001—2020年河南省农业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下降”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18%, 2005年达峰值10 256.69万t;乡村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大型畜牧数、人均农业GDP、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机械化水平、城镇化率每发生1%的变动,将分别引起河南省农业CO2排放量0.162%、0.175%、0.130%、-0.018%、-0.029%、0.120%、-0.071%的变动;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Ⅰ、Ⅱ下, 2021—2025年河南省农业CO2排放量呈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到2025年预测值分别为6483.80万t、6369.19万t和6338.32万t。研究表明:河南省农业已实现碳达峰;抑制农业碳排放的重点是农作物的土地利用及大型畜牧的粪便管理,促进农业碳减排的重点是稳妥推进城镇化及农村经济发展;低碳情景具有更大的碳减排潜力,有助于加速全省“双碳”目标的实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