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活检确诊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小娟; 白洁; 周璇; 刘海静
来源:肝脏, 2019, 24(11): 1244-1247.
DOI:10.14000/j.cnki.issn.1008-1704.2019.11.011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病因、病理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经肝组织活检确诊DILI的18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用药史、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病理学特点、疾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88例DILI患者中,致病药物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中药(76例,40.4%),解热镇痛药(29例,15.4%),抗感染药(21例,11.2%);临床分型包括肝细胞损伤型87例(46.3%)、胆汁淤积型67例(35.6%)、混合型34例(18.1%);肝细胞损伤型患者ALT水平明显高于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P<0.05),胆汁淤积型患者ALP水平明显高于肝细胞损伤型和混合型患者(P<0.05);中药组皮疹和脾肿大发生率、TBil水平、用药持续时间以及DILI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183例出院患者中,有36例复发,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脏炎症G3以上是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药是DILI最常见病因,肝细胞损伤型是DILI最主要临床分型,肝脏炎症G3以上是复发的风险因素。医药工作者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尤其应注意中药的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