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无形人》中充满着狂欢化特征。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时空体、人物两个方面来分析《无形人》的狂欢化特点。金日酒家和哈莱姆区构成了小说中的狂欢广场,小丑、疯子和骗子等狂欢大众,是实施与体现狂欢精神的主体。艾里森对于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和自我身份认同及发现自我价值问题的思考都隐藏在《无形人》狂欢式的表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