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鼻分泌物中可以辅助诊断变应性鼻炎(AR)以及可用于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参考的客观标志物。方法:纳入33例AR患者(AR组)和21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收集健康对照及AR患者治疗前后的鼻分泌物,检测鼻细胞学、细胞因子(IL-5、IL-6、IL-8、IL-33、IFN-γ)和炎症因子(ECP、MPO)的浓度,比较健康对照及AR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各指标差值/各指标差值百分比与临床症状评分/评分差值/评分差值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R组治疗前鼻分泌中的ECP、IL-5、IL-6、IL-8、IL-33和IFN-γ均升高(P<0.05),MPO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AR患者鼻分泌物中的ECP显著下降(P<0.01),炎症细胞等级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下降(P<0.01),但MPO、IL-5、IL-6、IL-8、IL-33和IFN-γ均未见明显改变。治疗前后ECP差值与VAS差值具有相关性(r=0.348,P=0.047);IL-5差值与VAS差值(r=0.406,P=0.019)和流涕差值(r=0.429,P=0.013)具有相关性;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差值与鼻塞差值具有相关性(r=0.383,P=0.028);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分级乘积差值与VAS评分(r=0.417,P=0.016)和鼻塞差值(r=0.519,P=0.002)具有相关性;IFN-γ差值百分比与VAS评分/流涕/喷嚏/鼻部总评分差值百分比具有相关性。结论:鼻分泌物中ECP、IL-6、IL-8、IL-33因子有望成为辅助诊断AR的客观指标,其中ECP、IL-5、IFN-γ、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分级乘积有望成为判断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的客观指标。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