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清末始,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历经了"蒙学""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的称谓变化,走过了从家养到公育、由3~6岁至0~6岁的内涵演变历程。"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关系经历了包含到等同再到包含的过程,"学前教育学"的所指也随之变化。我国学前教育学作为高等教育专业起源于1916年国立北京女子高师保姆讲习科;作为研究生教育学科首创于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教学科目,可以追溯至1928年《幼稚教育概论》的出版;作为科学的研究领域,以1909年《论幼稚园之原理》的刊出为诞生标志。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学话语体系混乱、研究范畴不明确的问题值得深思,学前教育学亟需厘清学科边界,促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冲破学科被"双重殖民"的困局,实现学科知识的合理合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