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袖状胃切除术(SG)后大鼠骨折风险增加的解剖学和骨代谢学证据。方法6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海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平均体质量(173.59±14.27) g,随机分成高脂饲料组(高脂高糖饲料,30只)和普通饲料组(10只),喂养8周,高脂饲料组共26只大鼠成功诱导为肥胖大鼠。随后将26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肥胖组(10只)和SG组(16只),SG组行SG术,围手术期死亡6只大鼠。故最终分组:空白对照组(原普通饲料组)、肥胖组(肥胖大鼠)和SG组(肥胖大鼠+SG术),各10只。所有大鼠喂养时间相同,肥胖组和SG组术前术后均为高脂高糖饲料,SG组术后继续喂养8周,通过观察各组体质量和摄食量的变化,分析SG干预效果及营养摄入的差异;通过观察骨密度(BMD)和骨组织学指标判断SG对骨结构的干预;术后8周通过检测血钙、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分析SG对钙吸收和骨代谢的影响;检测I型胶原蛋白C端末端肽(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a(TRACP-5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等骨代谢指标和观察胫骨中段骨髓脂肪细胞的变化,探讨SG后骨代谢变化的证据。结果 (1) SG组术后第1周体质量以及摄食量显著下降,但随着不限量饮食的开放,SG组术后的体质量以及摄食量再次缓慢上升,至术后第8周,三组的摄食量无明显差异但SG组的体质量仍然低于肥胖组,提示SG干预成功并消除营养摄入差异。(2)肥胖组股骨和脊柱BMD降低,SG组BMD进一步降低。(3) SG组较其他两组比较骨小梁显著变细,部分出现断裂和穿孔,同时部分大鼠股骨出现骨皮质变薄,炎细胞浸润增加。(4)三组的血钙、PTH和25(OH) 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SG对营养物质特别是Ca吸收未造成显著影响。(5)肥胖组CTX和PINP显著升高,SG组CTX和PINP仍有一定的升高,但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TRACP-5a较另外两组显著升高,SG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和肥胖组的TRACP-5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G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肥胖组和SG组术后胫骨中段骨髓脂肪细胞个数分别为(11.2±2.8)个和(13.7±3.9)个(P=0.11)。结论 SG术后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主要表现为骨代谢指标、BMD和形态学变化,其原因可能与能量摄入和钙磷代谢关系不大,而可能与骨髓脂肪细胞增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