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血清PGE2、背根神经节PKC、穴区皮肤TRPV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假手术组(6只)、造模组(24只)。采用木瓜蛋白酶溶液注射膝关节腔法造模15d,假手术组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的0.9% NaCl溶液。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成模型组(6只),艾灸组(18只),艾灸组艾灸“犊鼻”穴,每日 1 次,每次 40 min,共 7 d,根据兔艾灸过程中温度变化分为热敏灸组(10只)和非热敏灸组(7只),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肉眼、光镜下观察膝关节滑膜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PGE2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兔背根神经节PKC mRNA、穴区皮肤TRPV1 mRNA的含量。结果:①干预后模型组兔膝关节腔内有大量积液,滑膜增生肥厚,伴有血管增生及大量炎症细胞成团聚集;热敏灸及非热敏灸组关节腔内积液减少,滑膜异常增生改善。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血清PGE2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比较,热敏灸组血清PGE2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背根神经节PKC mRNA、穴区皮肤TRPV1 mRN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及非热敏灸组PKC、TRPV1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比较,热敏灸组PKC、TRPV1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可抑制PGE2、PKC、TRPV1的高表达,从而抑制痛觉过敏,减轻KOA滑膜炎性反应,缓解关节损害,这可能是热敏灸治疗KOA的效应机制之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