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姚秀华; 刘剀; 于敬会
来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3, 14(03): 7-11.
DOI:10.19757/j.cnki.issn1674-7763.2023.03.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初产妇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POP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6~8周复诊的1 197例经阴道足月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定量评估,按结果分为发生POP组361例和未发生POP组836例。对各种产科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初产妇发生POP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 197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产后POP发生率为30.2%(361/1 197),其中阴道前壁脱垂265例,占22.14%;阴道后壁脱垂60例,占5.01%;子宫脱垂36例,占3.01%。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妇是否发生POP在分娩时间、孕前体质指数、会阴侧切、会阴撕裂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年龄、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孕期增重过大、新生儿体重过高、第二产程时间长、产钳助产是初产妇发生POP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发生产后POP有较多影响因素,应加强产妇盆底知识的宣教,使其重视产后康复训练,做到POP的早期防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