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场景"理论指的是通过对空间中从事具体事项的主体,实现对民族舞蹈在创作、表演、研究上的分析。以朴永光教授的"场景"理论为研究视角看蒙古族舞台舞蹈的创作,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深化改革开放三个阶段,完成了从以贾作光、马跃为代表的"类型化"叙事策略到多元的、新生的民族舞蹈创作者"去类型化"的审美嬗变的过渡。创作主体的"场景"在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场景和场景之间的互动越加复杂,由此也给蒙古族舞蹈的舞台创作提供了语言再生和探索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