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个贯穿北美概念重建运动与后概念重建时期的课程方法,生命历程法提供了课堂(公共空间)与教师生活体验(私人空间)的连接,并赋予教师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利。本文遵循生命历程法的四个步骤或时刻(回溯、渐进、解析、综合),对一名温哥华小学教师进行长达两年的课堂观察及复杂对话。通过深入教师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生活经验,洞悉其在实施课程过程中的自身体验,展现其个体参与课程的主体性存在的同时,发现作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实践具有个体化、建构性、批判性、多元化、包容性、复杂性、情境化、探究性等特点。
-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