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同属于"眩晕"范畴,但由于发病机制不同,四诊与证候特点各有侧重,应该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诊治。多数医家认为"风、痰、瘀、虚"是眩晕的主要病理因素,但是针对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病机异同点阐述较少,尤其是周围性眩晕。导师认为周围性眩晕系"风痰"分阶段、分病势、分病位而致病,中医药治疗也各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