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惩罚性赔偿具有"准刑罚"的特征,背离了损害填补的基本原理;同时,惩罚性赔偿又是现行法中被严重"软化"的制度,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威慑功能。造成惩罚性赔偿被"软化"的原因在于当前理论必然会导致受害人"不当得利"的结果。故此,应当分两步对惩罚性赔偿进行重构性修复:其一,将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限定为"执法落差"的情形,并解除其它不合理限制,以恢复其完整的威慑功能;其二,建立惩罚性赔偿金的合理分配机制,以化解受害人的"不当得利"。经重构的惩罚性赔偿实为补偿性赔偿的特殊安排,由此带来的上升行为风险可以通过责任保险进行分散。
-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