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2013—2019年胶州湾观测站的地面观测数据,探究胶州湾大雾的气候特征及不同下垫面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根据下垫面、大雾季节分布及类型占比,可将胶州湾观测站分为3类:第一类站点海雾占比较大,第二类站点辐射雾占比大,第三类站点海雾和辐射雾占比相当。胶州湾年平均雾日数44 d,大雾季节变化明显,多发生于冬季,夏末初秋最少。第一类站点大雾多发于5—7月,一天中雾出现的峰值时间为04—07时,消散时次集中在06—09时;第二类站点大雾多发生在冬季,开始时次集中在22时—次日05时,结束时次集中在06—08时;第三类站点大雾季节分布较均匀,日变化兼具海雾和辐射雾的特点。胶州湾内盛行的东南风为西部站点提供了更有利于大雾发展的充足水汽及适宜温度,湾区西部站点的雾日数多于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