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苏晓兰; 刘倩; 韩博宇; 张涛; 毛心勇; 国嵩; 独思静; 杨洋; 王欣; 魏玮*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4(03): 245-251.

摘要

目的建立并评价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大鼠模型。方法 72只雄性SD乳鼠随机选取18只作为正常组,余乳鼠进行母子分离21 d构建IBS-D疾病模型;母子分离结束后适应性喂养1周,54只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并分设番泻叶灌胃2、4、6周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叠加高、中、低不同剂量番泻叶灌胃构建脾肾阳虚IBS-D大鼠中医证候模型。在番泻叶灌胃第2、4、6周,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宏观体征、内脏高敏感性、生物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脾肾阳虚病证结合的模型评价。结果番泻叶灌胃6周后,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大鼠进食减少、饮水量增加、肛温降低、握力降低、负重游泳时间降低、粪便粒数增加,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血清D-木糖、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肾上腺皮质酮(COR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肠道黏膜病理组织学表现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母子分离叠加番泻叶灌胃可构建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母子分离叠加高剂量番泻叶灌胃6周是构建该病证结合模型较为理想的方法。

  • 单位
    北京市隆福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