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后长期控尿功能、性功能和疾病复发、总体死亡以及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方法 回顾性随访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进行LRP的99例患者的肿瘤学结局和功能学结局。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8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LRP术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肿瘤特异生存时间(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CS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时间(radiologic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LRP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和70%,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1%和85%,无影像学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和76%。Gleason评分及术后未达到临床治愈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Gleason评分是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最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浓度大于20 ng/mL是影响患者r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术后未达到临床治愈对CSS、rPFS的影响仅具有边缘性显著性意义。LRP术后76.8%的患者能够完全控尿,21.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尿失禁,51.8%的患者没有性刺激或者性兴奋,12.5%的患者仍可以正常进行性生活,35.7%的患者存在勃起功能障碍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性生活,术中未保留血管神经束的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比保留者发生率更高。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接受LRP后,长期的控瘤和控尿功能基本与国外报道相似,采用LRP治疗前列腺癌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肿瘤学和功能学结局。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