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疗效的各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53例行PKP术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的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间点时的腰背部疼痛;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间点摄取患者正侧位X线片,测量并计算术前术后伤椎的楔形角(WA)矫正和包含上下正常椎体的三椎体后凸角(KA)矫正,以评价PKP术对伤椎几何学畸形矫正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记录患者术前年龄、病程时间、骨密度、体质量指数、骨水泥注入体积WA和KA压缩值等参数,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这些因素对VAS、WA和KA改善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9.21±1.67)个月。相比较于术前,术后VAS评分由(7.925±1.357)下降到(2.774±1.423)分、WA由(18.954±6.263)°下降到(9.492±4.908)°、KA由(18.910±9.986)°下降到(11.882±8.495)°,3项指标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术后WA矫正的主要因素是骨水泥注射量、骨密度和术前WA的压缩程度;影响术后KA矫正的主要因素是骨密度、病程时间和术前KA的压缩程度;无任何术前相关因素影响术后VAS的缓解。结论 PKP能够显著缓解骨质疏松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的几何学形状;与此同时,术前骨水泥注射量、骨密度、病程时间和压缩程度等因素对术后椎体的几何学畸形矫正影响较大,可作为术前预估因素,但尚无明确的术前因素可以评价术后疼痛的缓解。

  • 单位
    中卫市人民医院; 广元市中心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