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SSHL)患者的听力疗效、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SSHL患者2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听力损失频率(低频型91例、高频型32例、平坦型97例、全聋型78例)和耳聋程度(轻度83例、中度80例、重度62例、极重度73例)对SSHL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听力疗效;根据听力疗效分为预后不良组(无效)129例和预后良好组(有效、显效、痊愈)169例,比较两组间临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SHL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听力损失频率中,各组间听力疗效存在显著差异(χ2=50.980,P<0.001),其中低频型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71.43%;不同耳聋程度中,各组间听力疗效存在显著差异(χ2=73.809,P<0.001),其中轻度组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74.70%;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年龄更大、发病诱因(劳累、上呼吸道感染、睡眠障碍)、伴发症状(眩晕、耳鸣)、内耳出血、前庭损伤[双温试验、眼震电图(VNG)和头部脉冲测试(vHIT)]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50岁、伴眩晕症状和vHIT异常是SSH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P均<0.05)。结论 SSHL患者预后与听力损伤频率和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年龄>50岁、伴眩晕症状和vHIT异常的SSHL患者预后较差,应予以个性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