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拟小球藻除锰过程及机理分析

作者:杨帆; 王进; 邓锐; 张露; 揣新; 张凯; 王绍平; 岳正波
来源:金属矿山, 2023, (06): 237-244.
DOI:10.19614/j.cnki.jsks.202306034

摘要

与传统的废水中去除Mn2+方法相比,生物修复具有更高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从安徽某铁硫矿山的酸性废水坑湖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新型藻株——Parachlorella kessleri MP1,研究了其在不同p H值、Mn2+浓度条件下的生长过程、培养基pH值变化和除锰效率,并分别通过测定细胞内外去除Mn2+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巯基含量以及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初步探讨了除锰机制。结果表明,Parachlorella kessleri MP1可耐受p H值为3.5的酸性环境,且对Mn2+具有良好去除效果。当Mn2+初始浓度分别为5、15和30mg/L时,pH=3.5和pH=7.0初始条件下可分别实现35.86%、30.82%、27.54%和93.73%、74.11%、52.22%的去除率。此外,该藻株具有产碱作用,pH=3.5试验组反应结束时pH值达到了9.04。所测胞外去除Mn2+量远大于胞内去除,胞内GSH和巯基含量有所增加,FTIR分析得知细胞表面—NH2、—OH、—COOH和C—O等官能团参与了除锰过程。因此,微藻除锰过程中胞外去除发挥主要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