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成为一个启蒙主义者,大致经历了六个"年青的梦"破碎的递进性过程,其中的重要转捩点是其留学归来后在浙地三年间的失望体验,尤其是"辛亥"年间亲身参与绍兴"复兴"的革命经验,让其在新文化运动早期成为旁观的"呐喊者"和"助威者"。正是这份对改造民族文化心理痼疾之难的清醒,促使鲁迅走过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对传统儒学教化批判之路。鲁迅在绝望中反击,最终成为具有坚定启蒙精神的文学家和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