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中医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还不够全面,亦无统一的辨证分型,咽喉反流作为胃食管反流的食管外表现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其治疗多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作为参考,但由于二者病位不同,病机有异,因此影响临床疗效。"三焦竭部"首载于《金匮要略》,阐述的是上、中、下三焦及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焦脾胃为上、下二焦之枢纽,维持着上、下二焦的能量交换,故中焦为病,会影响到上、下二焦,治疗上当以中焦为主,体现了张仲景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更重视中焦脾胃疾病的传变与治疗,可应用于指导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