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机械通气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以为临床病人脱机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30例病人的一般资料,并依据脱机试验结局分为成功组(n=264)和失败组(n=66),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应用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置管天数、咳痰强度、脱机试验前血气pH值、清蛋白、意识状态、血管活性药物、营养评分(NRS-2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天数、咳痰强度、营养评分、意识状态、血管活性药物是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据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96,0.956)],约登指数为0.697,截断值为0.866,灵敏度为0.879[95%CI(0.779,0.937)],特异度为0.818[95%CI(0.767,0.860)],经Hosmer-Lemeshow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53,P=0.619)。结论:置管天数、咳痰强度、意识状态、营养评分、血管活性药物是病人脱机试验结局的影响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病人的脱机试验结局。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